当通过判别模型确定概念之后再构建联结模型此时形成的知识,是不是可以以判别模型的视角看作是概念 再去形成与另一个概念间的联结模型
比如所有剂量铅到对应毒性结果的联结模型和20g铅到是否有毒的判别模型
再用铅到是否有毒这个判别模型 去形成下一个联结模型
判别模型和联结模型都可以叫做知识吗
然后知识自上学习使用的演绎这块儿也不是很能理解
当通过判别模型确定概念之后再构建联结模型此时形成的知识,是不是可以以判别模型的视角看作是概念 再去形成与另一个概念间的联结模型
比如所有剂量铅到对应毒性结果的联结模型和20g铅到是否有毒的判别模型
再用铅到是否有毒这个判别模型 去形成下一个联结模型
判别模型和联结模型都可以叫做知识吗
然后知识自上学习使用的演绎这块儿也不是很能理解
在模型作用的分类上,知识就分判别模型和联结模型两种。
知识是什么? 我举例子。孔子死了,不是知识,是信息。所有人都会死,是知识。
用大众词汇来说,知识是可以针对同一类情况都适用的规律,可以推测未见情况。
所以这样是可以的对么
再用铅到是否有毒这个判别模型 去形成下一个联结模型
所以这样是可以的对吗
【铅】有自己的判别模型。你可以判断某个现象属不属于铅。
【有毒性】也有自己的判别模型。你也可以判断一个现象是不是有毒性。
【铅】到【是否有毒性】是一个联结模型。
【是否有毒性】是【有毒性】和【没毒性】这两个概念所形成的一个大概念
我有点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,找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映射是联结模型1,我用这个联结模型1去构建下一个知识,这个过程算是什么,这个构建的过程和构建联结模型1的过程区别是什么呢,还是说是一个嵌套(原谅我的表诉,有点儿词不达意了)
你举例说明,你是怎么用联结模型1去渐构另一个联结模型2的,它们分别是什么
铅到是否有毒 是联结模型1
铅到水里喝下去了,然后产生症状
从铅是否有毒和人的摄入量 到 人状态的推测
输入 :
维度1:人喝这杯水的多少
维度 2:铅在水中的浓度
维度 3:铅有毒(感觉写维度三很别扭)
输出 :人的所有可能状态
有两个联结模型其实是等价的:
你不必把「联结模型1」作为「联结模型2」的输入。
最后,你最终需要的联结模型3就一个:
从「服用铅的量」到「人产生的后续状态」的推测。
但是,「服用铅的量」你不能直接推测出来,于是你是利用「水」和「铅的浓度」来推测「铅含量」,而这是另外一个联结模型4。这个联结模型4的输出结果(注意是输出结果),会代入到「联结模型3」的「服用铅的量」中。
所以两个联结模型3和4之间的关系是3需要用到4来提供数据,模型4只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,在建构联结模型3的时候并不参与?
对。根据密度推测质量,这个知识你是从其它地方学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