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疑问

做ABCD…不要做HIJK…
遵循上面内容,输出的就能达成的更好。比如没有遵循上面的内容,一条两条,达成的效果就40%50%这样。遵循的越多,效果越好

以上输入输出:从「遵循指导内容的程度」到「达成效果的好坏」的推测
这种指导内容假如有很多条,如果想要都遵守从而达成更好效果。那很多条还需要记录下来,有的人可能就直接记忆了。以后碰到任何需要更好效果的事比如x,就都去记忆遵循x指导的内容,遇到y,又去记忆y。感觉很容易就直接靠记忆遵循的内容去完成任务呀,我感觉这里非常奇怪,看一些书,里面会有这种要做1.2.3.4点的这种语句。这种不是合适的学习材料吧?

你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

比如,目标是“做好一个管理者”这里没有说具体好在哪儿,就是模糊的,大概说是让团队更稳步成长,大家能持续有干劲做事儿。
为了达到上述内容,以下几点做到效果更好:
1投入时间
2明确目标
3反馈与指导
4跟进与评价
以下几点要避免犯错:
1理想化
2以自我为中心
3急于求成

上面每个点都有描述,每个点相当于是一个概念这样

这些严格来说不是知识。是决策。

为什么要做这些,为什么要这样做,而不是反着做,是因为会发生某些不希望的结果。

例如,【小孩子不要碰开水】是决策。而得出这个决策的知识是【开水会烫伤皮肤】【小孩子分辨能力弱】

1 个赞

请问于博,这些决策是需要“学习”的吗?(不是指我们渐构的学习)假如按照这些决策去做能达成某些效果的话。
然后是应该怎么看待这种材料?

要去学习【决策背后的知识】。例如,我告诉你【做猪肉前要用开水烫】,但我不告诉你背后的知识,这仅仅告诉决策,那你就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

2 个赞

好滴谢谢于博:growing_heart:我去思考思考